缅甸油气产业观察及中缅合作展望
2016-10-27 18:00:29
摘要:2014年7月,缅甸作为亚洲少有的几个资源国,以候补国身份加入了采掘业透明度倡议EITI。加盟EITI有望缅甸在未来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采方面能有效地抵制腐败。
背景:2014年7月,缅甸作为亚洲少有的几个资源国,以候补国身份加入了采掘业透明度倡议EITI(ExtractiveIndustriesTransparencyInitiative)。加盟EITI有望缅甸在未来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采方面能有效地抵制腐败,确保资金流动的透明性,以及减少贫困。在2013年,中缅天然气管道线开始运行,2014年,缅泰天然气管道线开始运行。缅甸政府决意加快油气田开发进度,已经进行了海洋与陆地油气田区块国际招标。同时,伴随着缅甸国内经济的增长,对下游炼化成品需求增加,也在计划建新的炼油厂。本报告主要针对从2011年3月国家政权从军政府转向民政府后的缅甸的油气产业介绍,经济特区规划和中缅以油气管道为契机未来的合作展望。本报告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部撰稿。
一.缅甸政治经济概况
1962年,吴奈温将军推翻了吴努政府,开始实行由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一党执政的统治。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依据当时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在缅甸国内开始推行资本国有化。矿山,大型农场大型工厂,金融机构等领域的资本被国有化,被国有化的也包含外资对国内的民族资本也进行了严格管制。所有的经营活动被国有企业垄断。国内流通,国际贸易,价格等统一由国家管理。
到1988年,缅甸军政府开始了实施市场经济改革。放弃了原来的缅甸社会主义垄断经济模式,开始了贸易自由化,进入外资,打破国家垄断,鼓励民营资本投资,边境贸易合法化等改革政策相继出台。也开始实行国家四年计划,到1993年国内经济得到了稳定发展。从1997年开始实行了五年经济计划。
但到了2003年,因为缅甸军政府软禁了缅甸全国民主联盟NLD总书记非暴力民主政治家昂山素季,缅甸遭遇了美国与欧盟发起的制裁。2007年,国际能源价格暴涨,引发了缅甸国内要求民主化的示威流行,也被军政府镇压。欧盟以此为由加大了制裁力度,经济再度下滑。
2010年开始,昂山素季软禁解除,吴登盛当选缅甸第一任总统,开始政治经济改革。欧美制裁缓和,缅甸了为吸引外资,修改外国投资法案,引入灵活的市场管理机制。从2011年到2015年的五年计划结果来看,这5年间,缅甸的人均GDP增长了1.7倍。
2015年11月昂山素季当当选总统,政权平稳交接后,缅甸联邦政府发表了12点经济政策,强调民族和解,创造就业,也包含了部分国企私有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10月8日,昂山素季访问美国,奥巴马总统宣布解除长期以为对缅甸的经济制裁。以微软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已经在缅甸开始设代表处开展业务。
二.缅甸能源体制政策
2.1能源管理体制
在吴登盛政权期间2013年1月,为了促进国家能源电力开发,缅甸政府成立了国家能源管理委员会(NationalEnergyManagementCommittee:NEMC)。
NEMC作为能源与电力产业政策制定的最高国家机关,它统一以政府委员机构的方式,管理了包括能源部(MinistryofEnergy),矿业部(MinistryofMines),农业灌溉部(MinistryofAgricultureandIrrigation),森林环境部(MinistryofForestryandEnvironmental),工业部(MinistryofIndustry),科学技术部(MinistryofScienceandTechnology),电力部(MinistryofElectricPower)这些部门。如下图:
2.2能源政策
随着欧美制裁的解除,外资引进以及经济增长是可预见的。对了适应经济增长之对能源消耗需求的增加,实现国家经济可以持续发展。缅甸政府开始了可持续能源开发,民营资本的能源领域吸引,外资企业参与的油气区块国际招标,同时也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014年7月缅甸以候补国的身份加入EITI。在今后的油气,矿业资源开发中,相关企业要做到资金公开,区块权益所得企业以及与资源开发相关的国企信息透明。(注:EITI是2002年9月世界首脑大会上由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在石油天然气,矿业资源开发中,资源国政府必须做到资金流动透明,防止腐败,减少贫困为目的的国际组织,得到了世界银行WBG,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国,G8,G20,各大石油公司,美国石油机构API,以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
三,缅甸油气产业
在2014年6月17日在仰光举行的一个研讨会的资料显示,缅甸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在全球排名第41位,已探明石油储量排名第78位。亚洲开发银行对53块陆地油气田和51块海洋油气田进行勘探后得出的调查报告显示,缅甸的石油储量为1.6亿桶,天然气储量为20.11万亿立方米,而目前探测情况显示,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天然气储量。缅甸目前已开发的陆地天然气田为17块,其中16块由外国公司经营,近海气田20块,其中15块由外国公司进行经营或勘探。2014年3月,缅甸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对10块浅海油气田和10块深海油气田的勘探权进行了转让。
3.1石油
缅甸陆上石油储藏层浅,与伊朗,伊拉克以及高加索都有着世界上最早的石油开采历史,早在1887年,就由英国公司BurmahOilCompany在Yananyaung油田进行机械钻井的现代化方式开采石油了。并以此为起步,在以Irawaddy渓谷为中心的油田群开始了勘探开发作业。1920年开始进行商业生产。但是到1941年,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缅甸战役中,油田遭受破坏原油生产低迷。到1960年慢慢得到恢复。1963年国家石油公司MyanmarOilandGasEnterprise(MOGE)成立。1980年到1985年原油生产达到3万桶/天。之后,陆上油田开始老化,到2001年减至1万桶/天左右。之后,因为引进了IOR石油开采技术,到2004年又涨到了2万桶/天。
3.2天然气
缅甸天然气开发始于1960年代末小规模开采。MOGE成立后开始了正式作业天然气开采。1982年发现了Yadana气田,到1998年开始生产,2000年Yetagun海上气田开始生产,2005年后天然气产量达到了4000~5000亿cf。
3.3区块国际招标
生产天然气的主要区块为Yetagun气田以及Yadana气田。位于这两个气田的中间的M-9和M-11区块(Zawtika气田)以及Bengal湾的A-1/A-3区块(Shwe/ShwePhyu/Mya气田)是大型气田。(见图1)2013年开始向中国输气。2013年缅甸开始了第1轮海上区块招标(MyanmarOffshoreBlocksFirstBiddingRound2013)。共有30家来公司参与投标。同年还进行了陆上区块第2轮招标(MyanmarOnshoreBlocks2ndBiddingRound),招标区块一共有18块,最终有16个区块有企业中标,其中13个区块由通常的产品分成合同(PSC),另外3个区块为油田回收区块(IPR)。2014年中标企业相继落定。缅甸油气上游勘探开发迎来新时代。

(陆地油气区块示意图)
海洋区块方面,2013年,第1轮海洋区块招标(MyanmarOffshoreBlocksFirstBiddingRound2013)中,一共有11个浅海区块和19个深水区块。一共有20个区块成功中标。


(海洋油气区块示意图)
背景:2014年7月,缅甸作为亚洲少有的几个资源国,以候补国身份加入了采掘业透明度倡议EITI(ExtractiveIndustriesTransparencyInitiative)。加盟EITI有望缅甸在未来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采方面能有效地抵制腐败,确保资金流动的透明性,以及减少贫困。在2013年,中缅天然气管道线开始运行,2014年,缅泰天然气管道线开始运行。缅甸政府决意加快油气田开发进度,已经进行了海洋与陆地油气田区块国际招标。同时,伴随着缅甸国内经济的增长,对下游炼化成品需求增加,也在计划建新的炼油厂。本报告主要针对从2011年3月国家政权从军政府转向民政府后的缅甸的油气产业介绍,经济特区规划和中缅以油气管道为契机未来的合作展望。本报告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部原创撰稿。
3.4油气输送
缅甸作为南亚重要的陆海枢纽国家。它的油气输送战略意义远大于缅甸本土的油气生产。在缅甸最主要规划的有三大油气管道:缅甸-泰国天然气管线,缅甸-印度天然气管线,缅甸-中国油气管线。如下图:
三条管线都是从缅甸的深水港皎漂出发,到目前为至只有缅甸-泰国与缅甸-中国的油气管线建成。印度管线因为在印度与孟加拉国谈判过境合作时,印度没接受孟加拉的条件而选择成本很高的绕开孟加拉国的路线,至今未完成。已建成的天然气管线主要服务于四个主要天然气田。如下图:
1)Yadana气田
法国Total持股31.2375%.Unocal(已经被美国Chevron收购)占28.2625%。PTTEP占25.5%。缅甸国油占15%.从1998年开始作业,与泰国已经达成了30年的天然气供应合同。海底管线246公里,陆上63公里输送到泰国。以在2010年,从Yadana气田建成了海底151公里,陆上136公里输送天然气到缅甸首都仰光的管线,在出口Yadana气时,也供应国内消费。
2)Yetagun气田
于1992年由Chevron发现。从2000年开始生产。与泰国达成了30年的天然气供应合同。海底管线230公里,陆上管线42公里,将天然气输送到泰国。股权Petronas40.9缅甸国油20.5%PTTEP与NOEM各占19.3%
3)Zawtika气田
2010年7月与泰国达成每天输送2亿4000万cf的天然气供应合同。2014年8月建成海底270公里,陆上30公里的管线向泰国输送天然气。此气田PTTEP控股80%,缅甸国油占20%。对泰国PTTEP公司来说,这是他们海外最大的海上气田开发项目。缅~泰管线总图如下:
4)Shwe/ShwePhyu/Mya气田
由于此气田是中缅天然气管线的起点和来源气。故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Shwe气田基本数据:
区块编号:BlockA1,A3
地点:Arakan海岸浅海盆地
水深:92~150米
发现:Shwe气田(2004年)ShwePhyu(2005年)Mya(2006年)
储藏量:4.8~8.6Tcf(Shwe,ShwePhyu,Mya)
控股:韩国大宇60%印度ONGC20%印度GAILIndia10%韩国国家天然气公司KOGAS10%
品相:天然气;甲烷(C1)99%
区块地图:
开发历史:
Shwe气田最早于2004年发现。中国,印度,泰国相继表明进口天然气意向。到2006下半年,缅甸国家石油公司MOGE对针对对Shwe气田都有进口天然气意向的气田开发模式可行性做了一个调查工作。主要是针对日本韩国企业的LNG进口模式与针对中国,泰国,印度管线进口模式的成本、价格、回报率的对比。当时,缅甸国家石油公司与主作业方韩国大宇以及韩国国家石油公司KOGAS一致认为还是以LNG模式出口日本韩国市场利益更高。本来一致倾向LNG开发。但是到了2007年,国为当时的缅甸军政府镇压缅甸国内的民主运动,被国际社会孤立和欧美制裁。LNG模式被否定。2007年3月缅甸政府访问中国,与中石油签订MOU,就上图中的AD-1AD-6AD-8区块气田产出分成达成协议。作为主要投资作业方,最初,由于预算上的原因,韩国大宇反对将Shwe气田的天然气以管道方式出口到中国。后来因为印度政府表态支持中国(其实印度政府的目的是想让中国成为缅甸长距离油气管线项目的试水者,以指导他们绕过孟加拉国的长距离管线项目)。韩国大宇因为缅甸政府的压力和印度的表态让步,但为中缅天然气管道供气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保证Shwe气田参与中缅管线后的作业预算与已经在运作的出口到泰国的Yadana和Yetagun气田的预算相比,不得超过后者两个项目”如此,中缅天然气管线的上游气源在国际,国内政治色彩非常深厚的背景下,走出了第一步。
中缅天然气管线路线图:
从气源田Shwe海上气田到皎漂深水港,再从皎漂港到中缅边境,缅甸国内一共有793公里长天然气管线。中国国内有1727公里。管道口径40英寸。在缅甸境内的天然气管线有4个卸料点用于火力发电皎漂火力发电(45MW),Myingyan火力发电(95MW),Kyauke火力发电(102MW)。也有皎漂50MWMyngyan225MW天然气发电站在规划中。
中国国内中缅天然气管线:
中缅天然气管线由云南端丽计量站入境,在贵阳与西气东输的中贵管线汇合北到达宁夏,南至广西贵港,在路过重庆两江新区相国寺时,会有新建的地下储气库储藏。
中缅原油管线:
中国政府为了使从非洲,中东进口的原油绕开马六甲海峡,一是为了能源战略安全,二是为了中国西部,特别是重庆的长寿化工园区能有自己的炼油业、于2005年7月与缅甸政府签订MOU,2010年6月开工,设计输送能力为一年2200万吨。缅甸国内771公里,起点是中东,非洲原油能卸船的皎漂港。中石油在皎漂港的Maday岛建了30万DWT超大型原油罐。在中缅原油管线缅甸境内,途经Mandalay市郊时,在规划用管线原油为原料建一个炼油厂。
中缅原油管线在中国境内途中,也计划在用管道原油为原料在昆明安宁与重庆长寿建炼油厂,设计能力1000万吨/年。昆明安宁炼油厂有沙特阿美参股39%。长期供应沙特原油。
3.5缅甸下游炼化化工产业
缅甸国内现在在运营的炼油厂有3座,化肥厂有5座,它们的生产运作是由MyanmarPetrochemicalEnterprise(MPE)负责,成品销售是由MyanmarPetroleumProductsEnterprise(MPPE)负责。
炼油产业:
MPE的3座炼油厂分别为仰光市Thanlyin区第1炼油厂(炼油能力2万桶/天),Magway省的Chauk第2炼油厂(炼油能力6000桶/天),以及Thanbayakan炼油厂(炼油2.5万桶/天)。另外在首都仰光有中国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所建的成品油储藏基地。皎漂港也有中石油的原油储藏基地。
3.5.1Thanlyin炼油厂
Thanlyin炼油厂是缅甸内战之前由FosterWheeler公司于1963年建造。现在这所炼油厂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由三菱重工于1980年再次扩建的,扩建后炼油能力达到2万桶/天。扩建后也增加了如石蜡,LGP,沥青,润滑油能生产装置。而且因为这个炼油位于海边,进口原油容易,开车率在缅甸相对较高为57%。是缅甸主要的原油处理产能。
3.5.2Chauk炼油厂
1951年建成的小型炼油厂。本来是用于处理1902年发现的油田Chauk-Lonywa。受油田老化影响,该炼油厂开工率只有38%。目前为了增加Chauk炼油厂的开工率,缅甸现在用IOR工艺为老油田增产。
3.5.3Thanbayakan炼油厂
是缅甸最新的炼油厂,是由三菱重工于1978年建造。原油处理能力为每天2.5万吨。1982年开始投入生产。周边有Mann,HtaukShabin,Kanni等油田。炼厂开车率为40%。
3.5.4规划中的炼油厂
缅甸能源部正在规划以中缅原油管线原油为原料,设计产能达到4.5万桶/天的新炼油厂。规划的位置位于Magway省Minhla市郊。原料是中东原油。已经做了环境评估与社会影响评估。2011年,在缅甸的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与缅甸国防部的公司TheUnionofMyanmarEconomicHoldingsLimited(UMEHL),以及民营企业HtooGroup,共同在海边城市Dawei市本来是规划建一个10万桶/天的炼油厂。但是当地居民对此意见不统一,有反对也有期待的,到目前只有一个成品油基地建成。
泰国石油公司PTT的ThaiOilPlc(TOP),就老Thanlyin炼油厂现代化扩建至15万桶/天已经向缅甸能源部提出方案。增加芳香石化生产产能,升级炼厂码头,增强卸料能力,同时也与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达成合作,共同投资此扩建项目。目前缅甸能源部还在就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3.5.5化学品产业
缅甸国内目前的化肥厂信息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