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商机超百万亿美元
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商机超百万亿美元 2015-09-21 08:53:12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拉动、产业升级作用显著。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实施‘两个替代’——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是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化石能源困局的治本之策。”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拉动、产业升级作用显著。
        刘振亚是在美国东部时间9月14日下午于纽约举行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研讨会暨英文版首发式上做上述表示的。

        “化石能源困局”危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能源无休止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导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全球性难题。
        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消费煤炭82亿吨、石油336亿桶、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仅够开采110年、53年和54年。与此同时,因化石能源燃烧,年排放二氧化碳320亿吨、二氧化硫1.2亿吨、氮氧化物一亿吨,对空气、水土等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带来日益严峻的雾霾、酸雨和气候变化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到21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超过4℃,带来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等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刘振亚分析认为,化石能源困局的症结在于资源不可再生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高污染、高排放问题。与化石能源相比,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而且全球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说:“水能资源超过100亿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一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仅开发其中万分之五就可以满足未来人类社会的能源需求。”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的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能源变革。”刘振亚说,“我从事能源电力工作40多年,长期致力于能源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特高压的成功实践和对世界能源发展规律的认识,我认为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是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化石能源困局的治本之策。”
        所谓“两个替代”,是指在能源开发上实施清洁替代,以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形成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格局;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以电能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直接消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如何实施“两个替代”?刘振亚给出的答案是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各国泛在智能电网为基础、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其本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泛在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刘振亚说,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送到各类用户,是实施“两个替代”、实现清洁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球能源互联网”现100万亿美元商机
       谈及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现实意义,刘振亚说,首先,全球清洁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风能主要分布在北极、亚洲中部及北部、欧洲北部、北美中部、非洲东部及各洲近海地区;太阳能主要分布在北非、东非、中东、大洋洲、中南美洲等赤道附近地区。这些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大多远离负荷中心,相距数百到数千公里。适应清洁能源逆向分布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构建以电为中心、具有全球配置能力的能源平台。
        同时,全球目前已经形成了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三个特大型互联电网。欧洲超级电网、东北亚互联电网、北非向欧洲输电的“沙漠计划”等区域性电网互联日益受到重视。近期美国专家提出全球超级电网。刘振亚认为,这些都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中国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成功实践,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重要基础。”刘振亚介绍说,特高压交直流将输电距离提升到2000~5000公里,能够实现各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配置。中国已建成3交6直9项特高压工程,累计送电超过5200亿千瓦时,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能源大通道,有力促进了清洁能源开发。同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发展,累计建成66至750千伏智能变电站2064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安装智能电表超过2.9亿只,并建成世界领先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和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刘振亚认为,未来几十年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期,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智能电网建设;到2030年,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到2050年,加快“一极(北极)一道(赤道)”能源基地开发,实现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届时,清洁能源比重将达到80%,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全球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一半,能够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或梦想成真
        据了解,为解决化石能源困局以及非洲、拉美和亚洲等地区12亿人用不上电等世界性能源难题,联合国提出了“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愿景目标。而刘振亚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思维则被为“为实现这一愿景目标”提供了可能。
        “正由于此,在纽约举行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研讨会暨英文版首发式以及刘振亚的演讲,吸引了国际业界的广泛瞩目。”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包括联合国、欧洲气候议会、国际能源署及美国国务院、美国能源部、爱迪生电气协会、世界银行、斯坦福大学、美国电力公司、IHS咨询公司等多个权威机构的代表出席研讨会。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帕斯托尔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既有理论性、又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体现了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希望全球共同努力,推动这项事业。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伟大构想,与联合国发起‘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主旨不谋而合。”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特别高级顾问、前总干事科尔称,依托特高压技术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必将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IHS咨询公司副主席耶金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解决全球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将发挥关键作用,重塑后化石能源时代全球能源新格局。
        欧洲气候议会秘书长邓洛普则表示,依托特高压技术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必将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国际能源署特别代表高桥美佐子在会上宣读了署长毕罗尔的贺信。毕罗尔在贺信中称,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创新的理念,代表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与国际能源署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具备了显著技术优势与成功实践,对于全世界各经济体具有重大借鉴价值。(《经济参考报》 李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