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冀北电科院的“变”与“不变”
2018-11-27 11:36:20
摘要:40年来,冀北电科院与华北电力工业一路同行,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坚定执行者,在华北电业桑田巨变的伟大进程中镌刻下了激荡人心的历史足迹,谱写了一曲改革发展的锦绣篇章。
能源新闻网讯 2018年是新时代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冀北电科院与华北电力工业一路同行,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坚定执行者,在华北电业桑田巨变的伟大进程中镌刻下了激荡人心的历史足迹,谱写了一曲改革发展的锦绣篇章。
回首40年光辉历程,改革大势浪逐浪、潮连潮,一次次思想解放、一次次大胆求新、一次次实践突破,“变”革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40年来,冀北电科院担当的历史任务几度更替,面临的经营环境跌宕起伏,调试服务实力与日俱增,科研创新水平突飞猛进。冀北电科院的财务基础、资质能力、人力资源、办公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望40年使命担当,电研精神代代传、辈辈承,无数次重点任务、无数次故障考验、无数次课题攻关,“不变”的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40年来,电研人承担任务不讲条件的无私奉献精神没有变,勇于克服困难的自我牺牲精神不会变,坚持长期在生产现场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能变,永攀技术高峰的锐意创新精神绝不变。
一、电业为民,初心“不变”;“两个面向,服务一线”
霓虹闪烁、华灯初上,高楼耸立、万家灯火。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华北大地的点点灯火,为了首都北京的迷人夜景,他们奔走于华北平原的每一座厂站,游弋于华北平原的每一条银线,他们的名字叫做电研人。40年来,面对各种挑战,他们初心不改,始终坚持践行“面向生产、面向基层,为安全经济生产服务”的办院方针。
“事故就是命令”
1980年2月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时任高压室主任缪绐森跑到电机专家冯复生的家中:“今天凌晨陡河电站全厂停电,开滦煤矿、唐山钢厂告急!你得马上出发去唐山。”事故就是命令,冯复生顾不上洗脸就赶往电厂。当他赶到时,厂里给出的常规检修工艺最快也需要30-40小时。时任华北电管局党组书记李鹏询问冀北电科院的意见,冯复生凭借在唐山大地震救灾的经验信心十足地答道:“就地抢修,只需要3、4个小时。”按照冀北电科院的方案,抢修任务胜利完成,3.6小时电机绝缘恢复、6小时具备启动条件!
建功“9511”工程
1993年,面对首都缺电严重的不利局面,华北电管局发出“动员全网力量,奋力拼搏,完成‘9511’工程”的战斗号令。1993-1995年,冀北电科院派出百余人的调试队伍奋战一线,以时任院长王惠仁为首的四位院领导,带领四批科技人员分赴四个工地,拿下四个战役。在1995年决胜盘山电厂1号500兆瓦机组调试工作中,冀北电科院首次创造了锅炉点火、汽机启动、机组并网、带大负荷、168小时试运五个一次成功,圆满完成电网7机11线7站调试任务。1996年,冀北电科院被授予“9511”一等功臣集体。其中4名特等功臣,4名一等功臣。
在“非典”中坚持调试
2003年,冀北电科院负责的丰镇-万全-顺义500千伏串补工程是确保京津唐电网安全度夏的重要工程,6月底必须投产。正值调试的关键阶段,“非典”突袭北京,外国专家不辞而别,全部撤离现场。冀北电科院在这个时候迎难而上,坚持在现场工作,发现进口设备多处缺陷。5月30日外国专家返回现场,按照冀北电科院的建议解决了技术问题,按期将60万千瓦电力送入北京。国家电网公司称赞丰万顺工程是发挥作用最显著的串补工程。瑞典专家说,在串补工程调试中,技术水平最高的是华北电科院,投入运行时间最短的是丰万顺工程!
“电话一叫,连夜赶到”
2014年以来,随着大唐等发电集团成立专门的调试和生产服务机构,冀北电科院的业务范围发生了较大改变,但是电研人急现场所急的奉献精神始终未变。2017年11月、2018年5月,已无服务关系的大唐高井电厂两次故障停机,在冀北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赵彦铭等老专家的带领下,汽轮机研究所负责人司派友、左川应现场请求连夜解决技术难题。危难之时,电研人扶大厦之将倾,把汽机转子从永久弯曲的重大事故边缘拉了回来,为高井电厂如期为严冬的首都人民供热奉献了新时期的电研力量。
二、改革驱动,创新求“变”;四十春秋,用“新”呈现
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实践中,冀北电科院深刻认识到,创新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改革是为了调整不利于创新的生产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0年来,冀北电科院经历了企业整顿、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厂网分开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新成就。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冀北电科院科技项目在试验研究计划中的比重由过去1/3上升至1/2,科技人才、资金和设备得到全面保障。1983年,随着各项投入增加,科技管理开始系统化、规范化,科技工作走上正轨。2012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独立运作后,冀北电网新能源装机井喷式发展、特高压建设快速落地、低碳冬奥智能电网等综合示范项目加速实施,冀北电科院取得了一大批世界首创、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冀北电科院共承担各类科技研发项目一千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4项,创新成为新时代冀北电科院的立身之本。
企业经营开辟新天地
伴着改革开放大潮,1985年冀北电科院成立了北京电力技术开发公司,在完成电网服务业务之余开展多种经营。到1996年,冀北电科院先后开办独资、合资公司14家,其中不乏北京煜邦等知名企业。这些公司的技术水平、产品档次、管理水平在当时已基本达到国际同等规模公司的水平。2000年,冀北电科院完成整体改制,实现向市场经济经营方式转变,当年营业收入1.03亿元,创造出了一条自我经营生存的发展道路。截至2017年底,冀北电科院的资产总额5.16亿元,是1979年的48倍,营业收入4亿元,是改制之初的4倍。
基建调试取得新业绩
改革开放初期,冀北电科院基建调试从京津唐电网起步,逐渐遍布17个省市,至今已覆盖大半个中国。40年来,冀北电科院累计完成机组调试337台,总容量9188.9万千瓦,完成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调试29341.9公里,500千伏变电站调试104座,变电容量142670兆伏安,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等调试奖30余项。新时期,冀北电科院已经完成世界首座交直变电站、冀北电网首座交流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调试任务。负责北京市四大热电中心全部10项工程调试,燃机调试投产容量全国居首。通过ASME性能考核试验及时发现大唐国家乌沙山电厂1号机组重大缺陷,有效防范损失上亿元。正是在基建调试领域的累累硕果换取了各方专家的支持与信任,近期,冀北电科院中标世界首个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张北、康保和北京三座换流站调试工程,向基建调试更高峰发起挑战。
冀北电研呈现新面貌
70年代末,冀北电科院仅有研究生1人。截至目前,冀北电科院519名职工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2人。更有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243人,人才当量密度达到1.2802。2017年国家电网专业机构同业对标进入标杆行列。在大批优秀人才的支撑下,冀北电科院也取得了过硬的企业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电力行业3A级信用等级评价,取得国家级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能力认可资质,具有电源工程类及电网工程类调试特级资质、一级电力设施承试许可资质,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冀北分中心授牌。更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单位和北京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电建协理事单位和中电建协调试专委会副会长单位和中电联试验研究分会副会长单位。
40年砥砺奋进,冀北电科院在实现国有企业六个力量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首都供电用电安全,推动电力技术进步和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卓著的成就。40年风雨兼程,冀北电科院在改革的春风中上下求索,至今保持网源全专业发展,形成了不可复制的行业竞争力。站在当前这个重要历史节点,冀北电科院正积极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营管理经验,全面分析内部外部形势,不断在深入市场化改革中找准定位。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走进新时代,冀北电科院仍将积极探索改革发展思路,在开放共享中释放活力,在“变”与“不变”中书写新的华章。
图注:80年代初期冀北电科院部分技术人员合影
1984年,冀北电科院负责调试的华北电网第一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房山变电站调试现场
图注:1985年,冀北电科院第一家多经企业,北京电力技术开发公司成立
1995年,冀北电科院召开9511工程总结表彰大会
2003年非典期间,冀北电科院调试人员在赴调试现场途中接受防疫检查
2003年非典期间,时任冀北电科院院长巩学海,技术专家刘平、吴涛与瑞典专家技术交流
2005年,凭借冀北电科院自己力量建成的电研大厦拔地而起,办公面积39000平米
2008年奥运前夕,冀北电科院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检测
2014年,冀北电科院负责京能集团北京京西电厂燃气调试工程现场
2015年,冀北电科院院长高舜安在1000千伏廊坊站GIS耐压试验现场指挥首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