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煤改电”15年 北京是如何解决价格和补贴问题的?
2018-12-25 10:57:40
摘要:北京开展“煤改电”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经历了从城市核心区域逐渐向外扩张的过程。
北京开展“煤改电”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经历了从城市核心区域逐渐向外扩张的过程。
最初,“减煤换煤”的方案有三种:热力管线、燃气管线和“煤改电”,但从保护古都风貌、施工难度、投资规模等方面权衡之后,“煤改电”成了最终的选择。
2006年,国网北京电力又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12.87亿元,对西城区府右街的2700户居民实施了“煤改电”工程改造。
2007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煤改电”被上升到了“治理大气污染,为绿色奥运做贡献”的高度,成为城市环境系统性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延续之前的经验,北京市发改委决定将“煤改电”扩大到东、西城非文保区的范围。
到了2015年,北京市累计完成了东、西城区31万户居民的分散采暖改造,使得首都核心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
正是在这期间,雾霾和大气治理的问题,进入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2013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提出要在农村大力推进煤改电、煤改清洁能源采暖工作,圈定了推行电采暖的160个试点村。至此,北京农村地区“煤改电”的工作正式开启。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推演。在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副主任龙国标的回忆中,无论是试点范围的圈定,还是技术路线的选择,中间都经历了大量曲折。在最初选择试点村的时候,村委会领导是否有力、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如何,是重点考虑的两个因素;在采暖设备的选择上,2013~2015年,借鉴城区的做法,主要采用的是直热式电暖器和储能式电暖器两种采暖设备,但实践证明,前者耗电过高,取暖效果差;储能式虽然比直热式节约电量,但取暖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直到2016年之后,农村地区才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空气能热泵,形成了“以空气能热泵为主,储能式电暖器为补充,严禁使用直热式电暖器”的方案。
此外,“煤改电”针对的是分户取暖,因此更受制于个性化的基础设施条件。尤其农村房屋缺乏建设规范,且房屋面积普遍比城区大且没有保温层,因此散热更快。对此,北京市政府2015年出台政策,规定凡实施“煤改电”的用户,政府对新建房屋予以2万元/户的节能保温补贴,对既有房屋节能保温改造,给予1万元/户的补贴。农村电网基础设施的水平与城区有很大差别,这也带来了电网建设的巨大投入。在电网公司方面,“十三五”期间,国网北京电力将完成67.4万户“煤改电”改造工程,计划投资近百亿元。
自2017年起,建设46项配套输变电工程,覆盖全市11个区,预计新增容量679万千伏安,新架设线路660公里。用龙国标的话来说,相当于在短时间内又进行了一次农网改造。在政府方面,对于10千伏以下“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市政府给予30%资金补贴;对于用户户内线路的改造,则由各区政府补贴每户600元。
尽管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承受能力具备相对的优势,但对于北京居民来说,价格问题仍是排在第一位的头等大事。
在大规模推行“煤改电”之前,政府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2002年首次印发《北京市电采暖低谷用电优惠办法》开始,谷电优惠时段不断延长,从原来的每日23:00到次日7:00,延长到了每日20:00到次日8:00;低谷电价的计费方式,则在0.3元/度的基础上,由市、区两级财政各补贴0.1元/度。补贴的发放方式,为“先用后补”。
城区平房房主领取补贴有两个渠道,一是从工作单位获得;没有工作单位的,则从北京市“煤改电办公室”领取补贴。
但事实证明,由于工作单位的种种变化,一些退休后的房主因各种原因无法从原单位领取到补贴,使得补贴形同虚设。2013年试点之初,北京农村地区电采暖的补贴,也是采用“先用后补”的方式,即在每个采暖季结束后,由市农委根据区供电公司核准的数据,按照0.2元/千瓦时且每户最高不超过1万千瓦时的标准,将补贴资金拨付各乡镇,由各乡镇发放至各村,最后补贴给各户。
这种补贴方式所耗时间颇长,居民拿到补贴,往往是在采暖季结束半年后甚至更久。最为重要的是,由于担心补贴不到位,很多农村居民不敢敞开用,甚至再度退回到了燃烧散煤取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2016年开始,补贴发放的任务,交到了电力公司的手中。
虽然效率提高了,解决了居民的顾虑,但这种补贴发放方式也有其问题:
一是前期需要电力公司垫付大量资金;二是由于城区和农村的补贴措施不一致,所以这种方式暂时无法扩展到城区。
此外,城区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即很多房屋是租户居住,但领取补贴的却是房主,经常会出现房主不给租户补贴、反而还以各种理由变相涨租金的情况,由此引发的大量纠纷,仍需要相关方面做许多事无巨细的工作。(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作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