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供暖推广遇难题
2020-02-02 11:01:21
摘要:寒冬腊月,辽宁铁岭的多个村庄已被白雪覆盖,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走进铁岭新台子镇的一处锅炉房。
寒冬腊月,辽宁铁岭的多个村庄已被白雪覆盖,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走进铁岭新台子镇的一处锅炉房,阵阵热气扑面而来——屋内放置着一台热水锅炉,“吃”进废弃的秸秆,放出清洁热源。传送带上,一捆捆成型秸秆正在由室外堆场有序进入炉膛。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锅炉房是周边主力热源之一。此前,当地是以燃煤供热为主,该锅炉房年均燃煤用量约2000吨,仅燃料一项成本就达100多万元。改造后,由合作社统一收集秸秆,根据每日需求量供应燃料,每吨均价约为240元。“算下来,每平米比燃煤供热节省5元,一年可节约燃料成本35万元。辽宁省环境监测站的数据还显示,改用生物质能,二氧化硫、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比用煤更干净。”
高效绿色、经济适用——以秸秆等生物质能为主的取暖方式,正在北方农村推广。以东北地区为例,秸秆可收集资源量超过2亿吨。对其中20%采取燃料化利用,即折合标煤2100多万吨,较燃煤供热可减排二氧化硫17.9万吨、二氧化碳5594.4万吨。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怎样强调也不为过”
在新台子镇,铁岭大奥养殖厂的供暖需求为5万平方米。由于养殖特殊性,同时要求室温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
“过去使用小型燃煤锅炉,温度不易控制。按照800元/吨的平均煤价,一年用煤1200吨,光燃料费用就接近100万。”该厂负责人称,今冬尝试改用2台秸秆集中供暖锅炉,室温稳定,也更经济。“一个采暖季预计使用秸秆2500吨,折合燃料费用50万元,比烧煤节约一半。”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秸秆资源丰富的辽宁、山东等地,布局推广生物质能供暖试点。从试点3年的情况看,“煤改生物质”的污染物排放优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燃煤供热相比,后者可减排颗粒物5%、二氧化硫86%。同时,供暖成本没有额外增加。以2吨位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企业为例,按照1台锅炉可供1万平方米计算,供暖成本较燃煤锅炉节约5.1万元。
在资源同样丰富的山东阳信,清洁取暖有着不同模式。该县生物质清洁取暖专班办公室主任傅志鹏告诉记者,当地秸秆、废弃木材、畜禽粪污等原料充足,首先可保证供应。
“2017年以来,我们根据用户需求、经济条件等实际,采取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取暖、生物质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取暖、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等不同模式,现已覆盖全县近半数农户。”傅志鹏算了一笔账,相比采用气、电代煤,生物质取暖的改造成本分别降低38%、3.2%,使用成本分别降低52%、51%。
生物质能供暖的模式,也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的赞同:“生物质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目前总量折合标煤7-8亿吨。实现高效清洁燃烧,发展生物质能怎样强调也不为过。”
使用意见不一、路径不明,且面临多项实践问题
环保、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但多位业内人士同时指出,生物质能供热的推广应用远远不够。“包括供热、发电等方式在内,2018年生物质能的利用量折合5210万吨标煤,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窦克军看来,生物质能仍是“被忽视的可再生能源巨头”。
窦克军认为,问题首先出在对政策的理解上。一方面,根据《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等政策,发展生物质能有据可循。但另一方面,生物质供热的支持力度依然不足,目前很难享受到与气、电代煤一样的补贴政策。“对生物质供热的概念和认识,在不同地区差距较大。比如,部分地区对生物质燃料的清洁性依然存在疑问。还有地区,对生物质能在清洁取暖体系中的作用仍不了解。”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农村清洁取暖专委会主任郝芳洲也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已提出生物质能供暖的相关要求,但到了地方层面,意见不一、路径不明等现象时有发生,政策摇摆成为主要束缚之一。“比如有地区明明完成了招标,取暖炉具也已下发,突然不明原因叫停。炉子退回去还是怎么办?用户、企业纷纷无所适从。”
除了政策认识不足,清华大学教授杨旭东提出,要想让生物质真正在清洁取暖中占据一席之地,一系列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颗粒燃料如何进一步降低价格、方便获取;二是生物质炉具如何更加高效、便捷,让老百姓喜欢用、愿意用。”
杨旭东举例,生物质资源不可直燃,必须先加工、再清洁燃烧,涉及前端收集、后端排放两大关键环节。“但目前,一些地方采取建厂加工的方式,收集半径长、储存空间大,无形中拉高燃成本,导致老百姓不愿用。再如有些炉具厂家,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造成燃烧不充分、排放不达标。这些现实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生物质能供热的应用。”
探寻适合农村地区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模式是关键
“测算显示,生物质直接燃烧的排放,约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的20%。作为清洁燃料使用,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最多占1%-2%。从环保、低碳角度,生物质能供热有明显优势。”杨旭东进一步表示,生物质是农业、林业生产的必备产物,在部分农村地区资源量丰富。但目前,大量资源被白白浪费,并没有真正解决农民自己的用能问题。
杨旭东认为,探寻适合农村地区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模式,是推动农村生物质清洁供热的关键。对此,首先要有清醒认识,从政策层面予以明确。”
窦克军建议,加强生物质能取暖应用的优先保证和公平准入。“做好区域清洁供热规划,不只是专项的供热规划方面,也要和城市综合发展规划相统筹,这样才能把生物质供热更有效的融入到区域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生物质资源调查与评估体系建设,建立资源保障体系,这关系到‘十四五’期间,生物质到底在清洁供暖体系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对资源保障、供给有一个清晰认识,才能更好地统筹资源、科学布局。”
对此,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农村清洁取暖专委会相关负责人也建议,以农村清洁供暖为重点任务,可大力提升秸秆等生物质能在资源富集地区的使用比重。具体而言,鼓励秸秆打捆直燃供暖企业、秸秆成型燃料生产企业建立收储运体系,支持具备收储运能力的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等扩大规模;建立农户、收储运主体和秸秆燃料化利用企业利益联接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方式,促进秸秆清洁供暖产业化发展。(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