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各地散煤治理方式百花齐放,但也面临不少问题
各地散煤治理方式百花齐放,但也面临不少问题 2016-01-30 10:59:45

摘要:京津冀地区近期几次重霾的源解析表明,冬季,散煤燃烧已经成为重要污染源,在某些城市的一些时段,散煤污染排放甚至成为污染的主要原因甚至首要原因。

  京津冀地区近期几次重霾的源解析表明,冬季,散煤燃烧已经成为重要污染源,在某些城市的一些时段,散煤污染排放甚至成为污染的主要原因甚至首要原因。“区域散煤年消耗量为3600万吨,占地区煤炭消耗总量的1/10,但污染贡献却占到一半左右。”虽然对散煤污染都有些认识,但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赵英民的开场白,还是让参加京津冀区域散煤燃烧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交流会的各地代表忍不住窃窃私语。
  “把散煤污染治理好,就是抓住了牛鼻子。”赵英民说,散煤污染小而分散、数量庞大、监管困难,即使一些地方做了有益的探索,即使有了成熟的技术,散煤污染治理依旧是一场硬仗。减煤、换煤、替煤,各地都在想办法。
  自2013年实施“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以来,北京每年都确定了相应的任务量,在连续两年完成129万吨的削减替代之后,2016年将继续削减86万吨,完成计划的最后20%目标。“优质燃煤替代政策,市政府2013年确定每吨补贴200元,在此基础上,区县政府以及部分乡镇、村委会逐年提高补贴标准,目前朝阳、海淀补贴500元,通州补贴650元。”“煤改电,市区财政在谷电价格3毛钱的基础上,再各承担1毛钱,也就是说农户每度电只要花一毛钱”“更换炉具,市、区县、农户各承担1/3,通州、昌平、海淀补贴甚至达到90%”。北京市农委副主任苏卫东介绍北京散煤治理的工作经验,“补贴”几乎成了各种措施的统一关键词。
  来自山东、河北的几位参会者听了又叹气又摇头,“有哪儿能跟北京比,这么个补贴法,哪个地方能承受得起!”的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如何破解散煤治理难题,还得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太原市环保局局长陈继光在发言中表示,传统解决散煤燃烧污染的路径不外乎三条:集中供热改造、城中村整体拆除、气化改造。可是这三条传统路子投资大、运行成本太高,根本走不通。依托煤炭大省的天然优势,太原致力于民用洁净焦炭研发,2015—2016年供暖季,民用焦炭已经推广至288个城中村、棚户区和农村的13.2万户居民,截至去年底,已经配送民用焦炭24万多吨。据测算,如果冬季5个月太原市区城中村全部用上民用焦炭,烟尘就可以减少1.9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0.96万吨。
  去年底,环保部在对京津冀散煤市场的抽查中发现,散煤质量不容乐观。虽然各地都对散煤质量有所要求,但如何管好市场,防止劣质煤流入,还是京津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告诉记者,兰州市对居民生活散煤采取地方立法、市场整合、流程管控等治理措施,在削减燃煤消费总量的同时严控散煤煤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流程管控为例,工信、质监、交管部门在城区出入口联合设置了19个卡口,对煤炭运输车辆实行24小时卡口检查,有效杜绝了劣质煤炭进入流通环节。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麦方代研究员认为,目前,对民用散煤来源、煤质、排放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应集中调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由于满足低硫、无烟的煤炭资源有限,需认真筛选、严格组织生产和供应,同时要重视炉具与洁净型煤配套设备的研发推广工作,使清洁化真有实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京津冀原煤散烧治理路线图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要严控散煤市场,大力推进清洁煤替代;设定炉具标准,淘汰落后的采暖炉具;有条件的地区初步开展集中供暖和清洁能源替代。在第二、第三阶段,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在北京等地,逐步实现散煤完全替代。(《人民日报》 孙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