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将从“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
2020-06-08 16:06:31
摘要:尽管处于疫情与低油价双重挑战的非常时期,中国石油依然紧守生态环境发展红线,始终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的原则。
尽管处于疫情与低油价双重挑战的非常时期,中国石油依然紧守生态环境发展红线,始终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的原则。6月5日发布的《中国石油2019年环境保护公报》中披露,中国石油将从“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将提高清洁低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采取更为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措施。
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分别为31%、15%、17%和37%。天然气将在这场绿色转型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记者获悉,中国石油持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201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1503亿立方米,其中,国内11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占国内天然气产量的69.9%。川南地区页岩气产量80.3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88.4%。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多渠道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构筑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2019年,加大引进海外管道天然气、LNG,向社会供应天然气1812.9亿立方米,比2018年增长5.1%。
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煤改气”工程,中国石油推行“气代煤”项目,推动天然气在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化工原料、车用燃料等方面的综合利用。
我国仅用10年就完成了欧美近20年走过的油品质量升级道路。2018年12月,中国石油在全国2万多座加油站筹备开售国VIA阶段车用汽油和国Ⅵ车用柴油。
2019年,中国石油投资17.6亿元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转型,全面供应国VI标准汽柴油,全年向国内供应成品油11959.4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6.3%。此外,中国石油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重视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充(换)电站等新能源业务开发,适度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干热岩开发等业务。
2019年,中国石油的区域污染控制强化措施完成101项,炼化企业VOCs重点治理项目完成183项,加油站防渗改造累计完成1.8万座。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较2018年核定结果下降5.7%、13.6%、8.5%、7.6%,超额完成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新疆油田推进卡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助力保护区面积恢复,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野马跑得欢,被列入2018年“中国自然保护地十大事件”。大连石化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炼化企业与城市的互联互融,经过海水淡化装置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在污水排放口处,鱼儿嬉戏,海鸥飞舞。大港石化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法规,重点实施VOCs减排、氮氧化物治理等12大环保专项提标改造工程,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再出重拳。
此外,中国石油启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工作,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开展此项工作的央企,调查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的肯定和称赞。
作为国际油气行业的重要一员,中国石油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行动,持续加强在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框架下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新疆CCUS中心被列入OGCI五大全球CCUS中心之一,中国石油持续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控,逐步完善低碳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碳资产和碳履约管理。
为持续推进科技减排,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国石油推动CCUS技术发展;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示范工程稳定运行11年,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余万吨;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已完成先导性试验。
中国石油开展了油气生产全产业链甲烷排放核查、重点环节甲烷排放监测工作,在大港、南方地区等油田试点应用全流程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加强主力油气田的甲烷回收。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累计建成回收站点48个,回收能力420万立方米/天;长庆油田伴生气年回收能力达到10亿立方米。(中国经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