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生于1957年3月,按照央企领导人退休年龄为60岁,视情况延长到63岁的规定,贺禹已超龄服役4个月。
能源新闻网讯 未来一段时间,能源央企将再现重磅人事变动。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生于1957年3月,按照央企领导人退休年龄为60岁,视情况延长到63岁的规定,贺禹已超龄服役4个月。
此前,中国石油原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宜林于2020年1月17日到龄退休。简历显示,王宜林,1956年9月出生,到2020年1月亦超龄服役4个月左右。
更早些时候,国家能源集团原董事长、党组书记乔保平也在超龄服役3个月后退休。简历显示,乔保平,1955年12月出生,2019年3月正式退休,并于2020年3月被聘任为中核集团外部董事。
国家电投原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炳华,1954年10月出生,也是在超龄服疫3个月后,于2018年1月退休。2019年4月,王炳华被聘任为中国移动外部董事,聘期到2021年10月。
六大能源央企一把手年届退休
据“能源100”在《50后绝唱,六大能源央企一把手年届退休》一文中所作统计,出生于1957年,2020年年届退休的能源央企领导人不只有贺禹,还有中煤集团董事长李延江。
而到2021年,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1958年11月)、中国华能董事长舒印彪(1958年7月)、中国电建董事长宴志勇(1958年7月)和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1958年)四位能源央企“掌门人”也将触及63岁退休这条红线。
中广核人事调整始末
目前,中广核集团领导班子格局是这样的,贺禹是“一把手”,任董事长、党委书记,来自中核集团的杨长利担任“二把手”,任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据了解,目前,张善明已辞去中国广核(003816)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及董事会核安全委员会主任职务,杨长利则接替了相关职务。
尽管杨长利与张善明的工作交接已经完成,在贺禹领导下,中广核集团的各项工作推进条不紊,但这家“核电一哥”在未来某个时点恐再次面临人事调整。
两大核企合并呼声犹在
随着贺禹到龄退休,谁将接棒是一个现实话题。而且,在这次权力交接过渡过程中,两大核电央企——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会不会展开重组也是各方关注所在。
推进煤炭、电力、钢铁等国企并购重组,一直是国务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近日,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晋煤集团、潞安集团、阳煤集团酝酿重组,拉开了能源国企重组的大幕。国企并购重组会不会由煤炭、钢铁延伸至核电领域,也是市场关切之一。
从市场格局上看,目前中国核电市场,可以说是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三分天下有其一”,三大央企各拥有一张核电牌照。但从市场占有率上看,中国核电总体呈现“双雄争霸”格局,在核电装机量方面,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占据了大多数。
而从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长远战略上看,中国核电“三国杀”的市场格局在所难免的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同质化竞争。因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合并将会更加有利于中国核电走向海外。
从中广核集团当前的人事格局上看,总经理杨长利来自于中核集团,这也未来两大央企可能重组减少了障碍。
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国时三家分晋形成赵魏韩,而终被强秦一统。东汉末年蜀汉、东吴、曹魏三分天下,终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代曹而天下归晋。未来的中国核电市场,或也将是两大核企合并,大一统而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