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股份:“光伏智造”华丽转型 Q1业绩创五年最高
2021-06-10 11:59:55
摘要:近日,由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股份”,SZ:002129)主办的首届光伏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
近日,由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股份”,SZ:002129)主办的首届光伏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大会以“智构、赋能、融合”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智慧化工厂、光伏数字化转型等问题。一场由光伏制造走向“光伏智造”的“智能”革命正在行业内席卷开来,国内光伏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业内预测,未来五年的光伏装机复合增长率会达到21%,光伏产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拓展市场:外销硅片全球第一,半导体营收快速增长
2021年是中环股份完成所有制改革的第一年,如此亮眼的成绩说明改制后的“9205”发展规划已初见成效,“光伏材料全球领先,半导体材料追赶超越”两大发展战略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中环股份主营业务包括高压器件、功率集成电路与器件、单晶硅和抛光片四大方面,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产品特征和行业属性强关联的多元化经营。2020年,TCL通过竞价方式成为控股股东,通过自身的资金、管理优势、产投联动能力赋能中环股份,助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大大提高了行业竞争力。
硅片出货不断增长,大尺寸硅片占比不断提升。
得益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新能源行业迎来巨大机遇,全球光伏市场高速增长。当前中国光伏企业已形成全产业链优势。作为光伏材料领域的行业龙头,中环股份聚焦G12大尺寸硅片及高效叠瓦组件技术两大平台的开发及融合,增强了公司竞争力,提升经营效益。
数据显示,中环股份2021年第一季度光伏单晶硅片对外出货量折合13.2GW,外销硅片全球市占率达到41%,位居全球第一。公司硅片竞争力持续提升,其中大尺寸硅片占比不断提升。
2020年底中环股份单晶硅片总产能55GW,其中“G12”硅片占比达40%。2021年4月,公司单晶硅片产能已达60GW,其中“G12”硅片产能27GW,占比提升至45%。预计2021年底公司硅片产能将达到85GW以上,其中“G12”硅片产能占比将超60%;预计2023年底公司硅片产能将达到135GW以上,其中“G12”硅片产能占比将超80%。
目前,硅片向大尺寸发展已经成为趋势,“G12”( 210尺寸)组件光伏玻璃已经成为光伏玻璃行业全新的标准。该尺寸玻璃的宽度为1300mm,对窑炉的需求为口宽2.6米。目前光伏玻璃行业的许多窑炉的口宽在2.4米以下,新建或改造窑炉所需的时间在一年半以上。兴业证券研报预测2021年宽版玻璃将出现结构性短缺。2020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座谈会上有代表提出,估计2021年大尺寸玻璃需求仅能满足50%-60%,目前光伏玻璃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中环股份通过不断提升大尺寸硅片出货占比,加速释放大尺寸硅片产能,有效推动了产业竞争力和公司盈利能力。据悉,目前内蒙中环光伏G12高效太阳能电池用超薄单晶金刚智能化切片25GW项目已于2月完成首批设备入厂调试,按照此前的规划,中环光伏硅片单晶总产能将在年底达到85GW,G12产能占比也将由目前的45%提升至60%。伴随210mm产业生态联盟的初步形成,中环股份将在G12领域拿下绝对市场份额。
得益于消费电子升级、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增量,行业整体产能持续扩充。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中国半导体市场更是以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3-4倍高速增长。
中环股份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综合产品门类最齐全的半导体材料企业,公司以5英寸、6英寸、8英寸为主的功率半导体产品用硅片、以8英寸、12英寸为主的集成电路产品用硅片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已在中国市场建立了较为领先的地位和品牌。目前中国12英寸硅片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10-15%,8英寸硅片也只有少数厂商可以供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数据显示,中环股份2021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营收实现同比约80%的增长,产品认证直通率快速上升、新产品增量迅速。截至目前公司6英寸及以下已有产能50万片/月,8英寸已有产能60万片/月,12英寸已有产能7万片/月;预计21年公司8/12英寸产能可达75/17万片/月,预计23年末公司可实现6英寸及以下100万片/月,8英寸100万片/月,12英寸60万片/月的产能规模。产能实现大幅扩张,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优化成本:保供应+价格传导,盈利能力出色
2021年第一季度光伏行业伴随着多晶硅料紧缺、涨价,基于成本升高下游各环节盈利受到挤压,因缺货和涨价因素产光伏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6月2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0.6-22.1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1.19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4.54%;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0.4-21.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0.89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4.97%。对比今年1月6日的成交均价分别为8.76万元/吨和8.50万元/吨,涨幅分别为142%和145%。
硅料涨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业界预计2021年底单晶硅片产能或将达到372.5吉瓦,以此计算,今年底硅片产能与硅料供应缺口或将达到约190吉瓦。硅料价格大概率将持续维持高位。
在此背景下,中环股份一方面围绕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升级和产品成本下降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know-how,进而降低了固定成本摊销和变动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确保供应,从每个月公开价格来看,中环股份都紧跟硅料价格走势,保持良好盈利能力。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上述工作环比增加制造端利润1.55亿元以上,较大程度消化了一季度原材料价格上升的不利因素。
在供应链方面,公司通过签订长单提前锁定硅料供应,持续保持硅片满产满销。在价格方面,在通过调整硅片价格实现部分成本传导,并通过技术提升、薄片化及精细化管理不断降低非硅成本。据了解,公司依托工业4.0及智能制造优势,节约人力成本65%以上。
自2019年中环股份发布了12英寸超大光伏硅片“夸父”系列产品(210硅片)和系列标准以来,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但面积更大、重量更重的单晶也让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无法适用高质量的规模化生产,如何以更加科学的管控替代传统的管理,正成为业内普遍难题。在此背景下,工业4.0+光伏制造的理念应运而生。
工业4.0+光伏制造的理念最早被直接应用在天津环智G12工厂。该项目于2018年动工,2020年G12工厂已具备工业4.0智能工厂的水平,即通过自动化产线的搭建以及信息系统的融合,实现全面自主的生产能力,比如全面的物流自动化和运行智能化。与传统工厂中单人只能操作4个机台相较,在G12工厂中人均操作机台的数量已高达192台,人均年生产产值超1000万元。此外,产业数据链的形成也让客户可以实时掌握关键支撑信息,即时做好数据分析。一言以蔽之,工业4.0使光伏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更加紧密。
受益于中环股份在光伏和半导体行业的前瞻布局和创新能力,中环业绩进入爆发期。中环一季报显示,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创近5年单季度历史新高,远超预期。
光大、野村、华西、国盛等多个券商表示,中环股份超前布局的G12硅片产能将迎来收获期,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