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高纪凡等大佬告诫光伏“新玩家”:不要被资本绑架
高纪凡等大佬告诫光伏“新玩家”:不要被资本绑架 2022-12-07 11:18:50

摘要:12月1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滁州)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安徽滁州成功召开。

12月1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滁州)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安徽滁州成功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会议中透露,2022年1-10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58.24GW,已经超越了2021年的全年装机,同比增长高达98.7%。

 

2022年的光伏市场无疑是异常火爆的。前三季度,光伏制造业4个主要环节的产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52.8%,硅片产量同比增长43%,电池片产量同比增长42.2%,组件产量同比增长46.9%。

 

市场的旺盛需求也让供应链各个环节出现了涨价趋势,其中以多晶硅料的价格涨价幅度最高、影响最大。今年多晶硅料价格最高突破了300元/千克。市场终端需求的暴涨、上游供给增产幅度慢,造成了供需严重失衡,是上游价格暴涨的核心因素。

 

近两年来光伏市场的持续火爆+“双碳”趋势的加持,大量“新玩家”开始涌入光伏行业中来。

 

“新玩家”来袭

 

今年5月下旬,宝馨科技宣布正式进军光伏行业,公司拟在安徽蚌埠怀安县投资建设2GW 光伏电池及 2GW 光伏组件、新能源高端装备相关产品。6个月后的11月,宝馨科技宣布拟投资18.6亿元建设光伏异质结电池、组件。

 

2021年,凭借在光伏装备领域多晶硅还原炉的基础,双良节能决定从上游往下延伸进军光伏硅片及组件业务。当年3月,双良节能双良节能发布公告称,其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包头稀土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拟签署协议书,拟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分两期建设共40GW单晶硅项目。

 

在更早之前的2020年,仅成立一年的高景科技入局光伏,与珠海市国资委签署了光伏新能源项目投资落地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70亿元。首期项目预计2021年即可建成投产,二期、三期项目预计将分别于2022年、2023年陆续投产,合计产能50GW。

 

……

 

在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现场,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点评道:“现在光伏行业里分为三种企业。一类是之前就在行业中的老玩家,一类是原本在光伏产业链或者辅材行业的新玩家,最后一类是此前和光伏完全没有关系、比新玩家更新的新兴玩家。”

 

 

新玩家大量入局的背景是近两年来光伏行业的火爆及光伏企业的高利润。而新玩家也并没“盲从而动”。它们一方面大多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或者有着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踩准了光伏即将进入技术换代的关键时期。

 

“老玩家”的告诫

 

2022年,我国光伏电池实验室效率不断刷新纪录。2022年1-11月,中国光伏企业11次刷新电池效率,其中8次为N型电池。N型电池的时代可能很快到来。

 

随着上一代光伏技术的理论转电效率达到极限,今年下半年以来,新入局光伏行业的上市公司加码布局新技术电池、组件的产能,主要代表为TOPCon、异质结、钙钛矿。对于光伏“新玩家”来说,没有资产包袱是其抢夺市场份额、甚至颠覆市场格局的先发优势。

 

不过在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光伏“老玩家”们显然对于“新玩家”的来袭并不感冒。

 

“我们不能太小看制造业,不是谁拿着资本、抱着钱进来都可以成功的。”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钱晶说,“从实验室技术到规模化生产、最终再到客户购买的产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异质结技术为例,1990年,日本三洋公司最早开发成功。但是三十多年过去了,异质结技术依然没有实现商业化。

 

事实上,无论是异质结、TOPCon还是钙钛矿,不是只有“新玩家”在依托资本优势发力。

 

 

“新玩家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老玩家手握大量现金,会不去研发新技术么?老玩家为什么不快速大规模扩产填补市场空白,反而要把市场空间留给新玩家?”高纪凡说,“实际上所有的新技术,老玩家们都有所积累和大量的投入。老玩家们从十几年的经验中学到了:扩产是要有节奏的。”

 

周期依旧,小心风险

 

事实上,“老玩家”们并非全盘否定资本的作用。“技术发展没有钱是不行的。”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光春说。

 

但资本逐利,看中的是光伏行业在“双碳”背景下暴增的利润和未来无限潜力。企业大规模入局可能会打乱行业正常发展或者自我调整的节奏。

 

从2021年多晶硅料价格开始上涨之后,上游企业纷纷开始了扩产节奏,新入局企业也开始布局新建产能。

 

据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介绍,今年1月多晶硅料产量仅5万吨,到9月单月产量就达到9万吨。截止11月,2022年全国多晶硅料产量已经达到了71.4万吨,全年预计超过81万吨。“加上进口量,90万吨硅料可满足350GW组件用料。”吕锦标说。随着明年产能翻番,保守预计全年产量超过146万吨,加上进口硅料,可满足600GW组件用料。

 

而2021年,全年多晶硅料产量不过50.5万吨。

 

上游供给如吹气球般暴涨,但下游市场规模的扩张可能并没有这么快的速度。随着多晶硅料供给的充裕,产业链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逐步扭转。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大量产能很可能就要担心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泡沫中的一员。

 

“光伏行业还是有周期性的。”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说,“小周期也许3年,大周期也不过5、6年。”

 

迈出第一步

 

尽管并不算十分看好“新玩家”们,但“老玩家”并不排斥竞争。“长期供大于求的市场无法刺激进步和创新。只有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才会激励企业创新。”

 

许多人幻想着押注新技术,成功之后实现“赢者通吃”。这是一种理想化,甚至是不现实的想象。首先,技术突破是无法预知或者排定时间表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不会按部就班的到来。

 

此外,“老玩家”们从实操的角度判断,单独的技术很难区分高低。真正落实到光伏发电里的度电成本和系统成本,才会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性价比”,这个关键词显然比新技术对于“老玩家”们更具吸引力。因为无论是哪一种技术对于业主来说并不重要,即便是在N型电池大面替代P型电池后,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P型电池更具性价比,那P型电池依然会是业主们的首选。

 

而对于“新玩家”们来说,扩产、新技术研发只是开始了进军光伏产业的第一步。对于TO B产品来说,销售渠道的打通难度要远高于TO C产品。

 

“即便你(新玩家)生产出了合格、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业主可能也很难一下就相信你产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张光春说,“这也是老玩家的优势所在。”(能源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