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地热+” 集成高效开发新能源
2016-11-07 14:06:10
摘要: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其中有26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78 4%。
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其中有26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78.4%。年末,华北、东北地区持续遭遇雾霾袭击,东北地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达21个,北京市启动了有史以来首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进入冬季,北方城市将陆续进入供暖模式,北方地区的空气质量将再度成为关乎民生的热点问题,也考验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智慧和担当。
按照打造中国石化新能源专业公司的定位要求,新星公司坚持以地热能品牌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地热+太阳能、风能、余热利用等新能源”集成高效开发,构建“多元发展、清洁低碳、综合集成”的新能源体系,致力于为“雾霾少一些、蓝天多一些”作贡献。
2016年9月27日,集团公司组织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往河北省雄县调研考察新星公司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院士们表示,我国的环保问题不仅老百姓十分关心,国际上也十分关注。调整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用量,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选择。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对缓解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压力、治理大气雾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中国石化发挥一体化优势,加快地热能利用新技术开发,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更好地造福百姓。
目前,新星公司新能源产业已形成京津冀、关中、豫鲁、山西、东三省等区域发展阵地,地热业务辐射全国16个省区市,拥有地热井343口、换热站195座,供暖能力达到3000万平方米,年可替代标煤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4万吨。
加强勘探,厚植资源优势
按照“实施一批、准备一批、研究一批”的勘探思路,着眼全国重点地热田富集规律研究,推进新区新层系新领域地热勘查突破和规模发现,相继在河南清丰、南乐、兰考,河北容城、辛集、故城、博野,山东菏泽、四川甘孜、陕西华县、山西太原取得勘探突破,探索碎屑岩热储、岩溶热储以及裂隙型热储三种类型,扭转了“市场等资源”的被动局面,形成了四个规模性勘查主战场,为加快地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查明重点盆地地热田热储类型与成因机制,建立了雄县、咸阳与甘孜等地热田概念模型,阐明了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明确了重点盆地地热富集区域与勘探层系,以及关中地区的咸阳、眉县、华县,南华北盆地的郑东、兰考等地区为碎屑岩热储有利勘探区带,渤海湾盆地的大兴、牛驼镇、高阳地热田和太原盆地西温庄地热田等为岩溶热储勘探区带。落实了“十三五”期间“20个雄县”目标资源靶区,形成了以“三北”地区供暖,东南沿海及长江经济带制冷为主的布局。
抢抓机遇,打造发展阵地
以“资源条件优、市场环境佳、经济效益好”为原则,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辐射地市场,优选靶区,精查细找,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深浅结合,冷暖并重,规模化推进地热发展,已形成京津冀、关中、豫鲁、山西、东三省等区域发展阵地。今年新建、续建地热项目70余个,项目数量与投资均与“十二五”期间总量基本持平。
在关中地区,与拥有世界一流地热能技术的冰岛公司组建中冰合资公司,从陕西起步,以咸阳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西起宝鸡眉县,东至渭南华县,辐射关中盆地地热资源主要富集区,供暖能力达630万平方米。目前正进军西安等中心城市。
在京津冀地区,以“雄县模式”为示范引领,成功打造中国第一个“无烟城”,滚动发展至容城、博野、辛集、东光、故城等15个市(县)区,河北地区供暖能力达1300万平方米;通过创新模式,河北大名县主动停建正在建设的煤锅炉供暖项目,将整个县城500万平方米的供暖任务交由新星公司用地热能替代,分两期实施,今年将建成供暖能力130万平方米。
在山西地区,以合资合作为突破口,取得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供暖特许经营权,实施一批供暖项目,供暖能力超过200万平方米,正向临汾、运城等城市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豫鲁地区,以豫北和鲁西南为重点,在河南长垣、兰考、清丰和山东商河、乐陵等地区成功实施地热资源开发,供暖面积达700万平方米,正向河南郑州、许昌以及山东东营、青岛等市场拓展。
在东三省地区,积极开发东北地区地热资源,在黑龙江林甸、辽宁盘锦等地区实施了规模开发。目前正布局中石油大庆、辽河油田的地热供暖市场。
集成开发,拓展产业领域
以国家新能源产业规划为指引,创新实施“地热+其他新能源”模式,开展合资合作,抢抓优质项目,扩大新能源业务领域。
依托中石化整体优势,积极进入油田、炼化等余热、余气、余压综合利用领域,建成一批“地热+其他新能源”示范项目,余热项目折合热利用能力22.7万GJ/年。河南油田下二门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项目年节约天然气480万方、减排二氧化碳7159吨,中原油田濮三联余热+地热供暖项目年节能折合标煤9767吨、减排二氧化碳2.54万吨,长庆助剂厂工业余热供暖50万平方米、河北东光化肥厂工业余热供暖200万平方米,镇海炼化电站节能改造项目正式投运,徐州利国钢铁15MW高炉煤气余热发电项目即将投产。
积极开展利用包括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以及海水作为热泵冷热源,通过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直接抽取或者间接换热的方式开发浅层地热能项目,建成咸阳中铁二十局医院、荆州四机厂等供暖制冷项目,正在推进汉口滨江商务区和广西梧州沧海新区等项目。
开展地热梯级利用技术研究,推动地热由单一供暖向发电、制冷、现代高效农业等领域延伸。启动河北博野“发电+工业应用+供暖+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设计发电装机容量5MW、供暖面积200万平方米,大力提高地热利用效率,建设国内首例一体化地热梯级利用国家示范工程。
按照“优先开发中东部光伏项目,重点发展中小型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思路加快发展太阳能,建成新星公司基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1项,落实项目14个。中原油田桥口联合站、马厂联合站,河南油田培训中心、太原职工大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实施,陕西渭南市白水县20MW集中式光伏项目已通过审核。以控股的中地海外公司为主体,建设运营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完成第一期50MW施工,第二期50MW建设启动。
创新驱动,完善技术体系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统领,全产业链攻关新能源核心技术、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累计取得地热开发专利16项,建立起了“六大技术体系”,行业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在地热资源勘探方面,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开展全国地热资源选区、选带,查明地热田热储类型与成因机制,建立了雄县、咸阳等地热田概念模型;明确重点盆地地热富集区域与勘探层系,确定了关中、渤海湾、太原、南华北等盆地有利勘探区带。
在地热资源评价方面,剖析冀中坳陷、临清坳陷等盆地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明确岩溶热储形成机理,建立相应岩溶热储演化模式。运用热储体积法开展地热资源评价,提交了太原、辛集、雄县、咸阳、清丰等5个商业地热田,获取地热储量折合标煤495亿吨。
在地热钻井成井工艺方面,形成了适合不同热储类型的井身结构优化设计、低密度流体钻井、热储层物性录井、测井及储层评价等钻井成井工艺技术体系。完善了高温定向钻井、井筒降温、钻头选型、空气泡沫钻井液、地热尾水回灌等技术体系。
在地热尾水回灌方面,实现灰岩热储层100%回灌,砂岩回灌取得阶段性成果。山东商河、乐陵试验井回灌率超过80%,实现工业化推广;咸阳文林2井回灌获国家专利,自然回灌量连续三个采暖季保持在100m3/h以上,最大瞬间回灌量达148m3/h,回灌率100%。
在地热资源梯级利用方面,根据“品位对口,梯级利用”的用能思想,实现地热发电、建筑供热制冷、工农业生产和温泉沐浴的梯级利用,地热能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通过建设监测站网,实时监测、评价系统各环节能耗,采取气候补偿、热平衡调节、自动控制等技术优化系统运营,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国家地热能中心组织编写完成了《地热能应用技术导则》《国家可再生能源供热指导意见》“地热及污水余热利用”部分等系列文件材料,这些方案的颁布和应用规范了国内地热产业的发展。受国家能源局委托,编制完成了《全国“十三五”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这将是我国首次出台地热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地热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根据中冰两国政府间协议,与冰岛能源局、冰岛极地绿色能源公司共同成立中冰地热技术研发中心,开展高水平联合研究,促进科技人员交流与培养,鼓励技术转移,加强双方科技能力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
严细管理,凝聚干事合力
立足打造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管理型”公司,持续完善“管理+技术+人才”组织形式。进一步优化调整分子公司设置和机关部门职责,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运转体系;进一步充实管理、技术力量,报经集团公司同意,引进系统内成熟人才及大学毕业生100余名;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修订下发绩效考核办法,层层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实行基层与机关结对帮扶、上下联动、挂钩考核,今年以来有5个单位、5个部门因考核目标未完成被扣罚绩效奖金,真正做到了严考核、硬兑现;进一步梳理完善规章制度,基本形成了涵盖18个大类、204项业务管理的制度体系。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牵引,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针对存在的工作标准不严、服务基层不实、执行落实拖沓、决策审批效率不高、纪律规矩观念不强、能力素质不适应发展要求等问题,开展机关部门与基层单位“结对子”活动,促进上下互学互帮互促互进,打造“责任型、活力型、实干型、服务型、自律型”机关。机关员工通过“结对子”做到“五个一”,即全面深入了解一个单位、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帮基层单位办一件实事、提交一份有质量的年度“结对子”总结。今年累计150余人次到基层同吃同住同劳动,协调推进130多项问题处理,转变了工作方式,改进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