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不断分布式机会大 光伏标杆电价新规无碍产业扩容
2016-12-05 15:17:54
摘要:到2020年光伏发电将实现平价上网已成共识,0 55元、0 65元、0 75元每千瓦时的新标杆电价上网方案到底会对业内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能源新闻网讯 千呼万唤始出来。近日,业内翘首以待2017年光伏标杆电价上网方案已经出炉了。一、二、三类资源区电价定在0.6元、0.7元、0.8元每千瓦时不等,略高于9月份发改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0.55元、0.65元、0.75元每千瓦时的价格,基本符合业内的预期。
在此前的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将一类、二类、三类大资源区地面电站光伏上网电价分别由0.80元、0.88元、0.98元下调至0.55元、0.65元、0.75元。对于这样的方案,业界反应一片哗然,都在高呼下调力度过大,断崖式下调将对光伏行业造成伤害,希望发改委能够适当控制调价幅度。
两相对比来看,新标杆上网电价很明显是折中思维的产物,发改委一方面出于呵护行业发展的需要,延长了光伏平价上网的时间表,给企业留有一定缓冲的空间;另一方面,则以政策手段倒逼光伏企业加快产品创新升级力度,通过降本增效来推进平价上网的进程。
据了解,0.55元、0.65元、0.75元每千瓦时的标杆上网电价正在走相关的审批流程,预计将于不久后正式下发。对于这样的电价,业内给出了最通俗的反应:一是饿不死,二是也挣不着。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出于利益平衡考虑的价格。但平衡迟早会被打破,在到2020年光伏发电将实现平价上网已成共识的情况下,新标杆电价上网方案到底会对业内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光伏标杆电价新规影响几何?
对此,能源新闻网结合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划,以及部分业内专家嘉宾的观点予以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以便给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我国的光伏行业呈波浪型的发展历程,此间经历了非理性繁荣和理性成长期两大阶段,也经历了行业洗牌,市场由分散化转向集中化发展的过程。这在一过程中,我国光伏产业也诞生了新一批行业领袖。比如说保利协鑫集团、汉能集团这样的行业巨擘,还有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细分领域的翘楚。
在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史上,2010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年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组件实施“双反”,改变了当时的业态格局,行业内的洗牌,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都在加速。
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出口到欧美的光伏原材料、组件占总产量的80%以上。欧美提高贸易壁垒,相当于切断中国光伏产业的出路。然而,在这次“双反”变革洗涤中,中国光伏产业非倒没有倒下去,反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技术创新陈本增效,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内的产业政策优惠,共同推动我国光伏产业走向一条独立发展之路,即出口重心由欧美向新兴市场倾斜,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力度。经过6年的理性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光伏大国,组件出口量居全球第一位,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发电大国。
光伏发电成本降价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光伏产业理性高速增长的同时,技术创新压低了光伏产品、组件的制造成本。以晶硅为例,它最高的时候售价达到400美元/公斤,开辟了一个“拥硅为王”的时代,保利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也是在那时“亚洲硅王”名号不胫而走。反观现在,由于创新和制造工艺的提升,现在晶硅的价格已降至20美元/公斤左右。
随着晶硅价格的走低,硅片、光伏面板等组件的成本也在不断的下降,并直接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越来越接近现实。
数据显示,1977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高达200元/千瓦时;20世纪80年代,我国光伏工业开始起步,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降至40元/千瓦时至45元/千瓦时;到2000年底,我国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为42元/千瓦时至47元/千瓦时,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为23元/千瓦时至25元/千瓦时。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为10元/千瓦时至75元/千瓦时。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电成本将会降到1元/千瓦时左右,达到或接近常规发电成本价格。
新标杆电价影响不大
而据光伏大佬的预测,按照现在0.55元、0.65元、0.75元每千瓦时的标杆电价,我国光伏发电成本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下调空间。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曾表示,预计到2020年单晶组件(60型)主流功率会达到325W,光伏电价是0.33元/千瓦时;到2025年,单晶组件(60型)主流功率会达到360W,光伏电价是0.21元/千瓦时。
在技术创新和制造工艺不断完善驱动下,光伏发电成本还会持续下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光伏发电标杆电价的出炉基本上不会影响相关企业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热情。
政策利好不断
从政策层面上讲,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实施“清洁替代,电能替代”已成为既定的战略方向。在这样的发展方针指引下,国家还会出台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以加快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光伏产业这一年也实现了快速的增长。“6.30装机潮”后,国内的光伏产业都实现了不错的业绩增长。之后,国家又出台了“光伏领跑者计划”,为光伏行业又注入了新的增长动能。
分布式光伏潜力大
11月初,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十三五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目标由0.42亿千瓦升至1.1亿千瓦,年均增速为21.2%。在1.1亿千瓦装机目标中,分布式将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而截至2015年年工,我国分布式装机容量为606万千瓦。这意味着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将迎来接近10倍的扩容空间。
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80%
在经过数百年的开采,全球化石能源开采接近枯竭的形势下,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应对能源危机的必由之路。据业内权威人士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我国电量中占比将达到80%。这均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光伏业内的专家亦十分看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光伏产业,但在看好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加理性的建议。
在11月28-30日召开的2016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从国内市场发展来看,受国家和地方政策引导,分布式光伏预计将会进入快车道。在110GW的十三五规划里面,60GW是分布式,各地方的政策里面,有的是50%以上分布式,有的是75%以上是分布式。由此来看,分布式光伏将迎来一个很的发展机遇。
创新推进供给和需求侧改革
光伏市场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国际市场格局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中国光伏产品95%以上是出口,其中70%到80%出口到欧洲,但现在这种格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前,整个光伏产业发展可能面临一个新的拐点,就是过去完全靠需求拉动的增长模式已经不适用了。市场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换言之,需求侧不可能越来越大、越来越足。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光伏行业就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来开拓市场、创新市场,通过需求侧的拉动和我们的供给侧改革的驱动,两方面来创造市场。(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