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领导者”沙特的转向
“领导者”沙特的转向 2016-12-19 10:42:28

摘要:在历次国际原油市场的变革中,沙特都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但面对全新的世界能源格局,如何在变化中持续调整自己的角色,成为法利赫和沙特王室亟待考虑的问题。

  对于一系列OPEC成员国和非OPEC产油国的原油减产协议,沙特石油部长阿尔·法利赫抱有非常高的信心。

  毕竟,这是OPEC近八年来首次达成实质上的减产协议,而今年上半年持续至今的原油价格恢复,也让他更加清楚地理解目前原油市场的供需情况,长达6个月的减产足以使油价恢复到各原油产国尤其是沙特可以接受的水平。
  在法利赫的前任阿里·阿尔·纳伊米2014年宣布沙特“不减产”以后,国际油价一度从100美元/桶高位狂泻至2016年初的30美元/桶。这位在国际原油市场翻云覆雨的前石油部长,也曾一手导演了2008年前后国际油价的疯狂飙涨,一度涨到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
  他也见证了沙特原油产量的大起大落。从2001年的700万桶/日,至其结束任期前后的1060万桶/日,无论期间产量如何波动,油价如何起伏,这位石油部长的权杖每一次挥舞都会让全球原油市场风云涌动。
  但自法利赫接任的那一刻起,沙特的能源“霸权”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的能源革命中不断遭到消解。
  页岩油的突然崛起,让美国这一曾经的原油消费第一大国不断减少原油进口量;天然气和可再生非化石能源的不断普及,挤压了包括原油在内的传统化石能源市场;伊朗制裁的解除、非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强势,让OPEC内部出现深刻裂痕。
  在历次国际原油市场的变革中,沙特都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但面对全新的世界能源格局,如何在变化中持续调整自己的角色,成为法利赫和沙特王室亟待考虑的问题。
  没有赢家的价格战
  时钟拨回到2014年,彼时沙特能源部长纳伊米决定不减产甚至增产以保持并扩张其市场占有率,从而应对美国页岩油革命。数据显示,沙特原油产量从2014年前后的950万桶/日,扩张至目前的接近1060万桶/日,两年增产幅度高达10.5%。
  “纳伊米那时认为,削减生产只会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效率较低和成本较高的生产国,所以沙特在彼时做出了扩产决定。”标普全球普氏资深石油专家AdalMirza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的诉求与所谓“效率较低和成本较高”的原油生产国的矛盾不断扩大,这一矛盾在今年历次OPEC成员国会议中逐渐凸显,成为了阻碍冻产协议达成的主要原因。
  今年9月底在阿尔及尔召开的OPEC会议上,尽管最后达成了一份冻产协议,会议期间各方诉求不一仍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中,以伊朗、伊拉克为代表的非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意见最为强硬,与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在OPEC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交锋。
  1981年由沙特、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巴林和科威特共同成立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这六个国家全部都是能源输出国,同时除阿曼以外均是逊尼派控制的国家,其中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和科威特还是OPEC的成员国。
  “这些国家在OPEC内部形成了一个集团,代表那些想要采取保产来夺取市场份额的产油国。”AdalMirza说。
  这类集团形成的根源在于,无论是经济实力、金融能力还是采油的经济性方面,他们的优势远超于在OPEC内部的其他国家。据纳伊米此前公布的信息,沙特每桶原油平均成本仅在4-5美元。
  在没有外部压力(战争、制裁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他们寻求扩张产能以占领市场就有很大的优势。
  于是,在2014年后,世界原油的供需形势持续宽松,无论打得赢打不赢,每个原油输出国都在承受这次价格战争的压力。
  作为单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沙特并未能在这次价格战争中占得多少便宜。2015年,沙特财政赤字迅速扩张至GDP的15%,尽管沙特还拥有6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这一总量已经在2016年初下降了1000亿美元。
  “从纳伊米到法利赫,可以看出沙特在这一立场上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承担了最终减产中最高的比例。”AdalMirza告诉记者。“从最初多哈上强硬的沙特,到最终维也纳达成协议,沙特人相信一个及时和成比例的削减将加快重新平衡。”
  OPEC领导者路向何方?
  OPEC成员国内部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沙特目前的江湖地位是由其优厚的原油生产条件所决定的。
  沙特阿美公司此前曾向外界表示,沙特每天能够生产1250万桶原油,比目前的日生产量多近200万桶。“这种能力赋予其作为‘摇摆生产者’的地位,能够快速改变其产量以匹配市场条件。”AdalMirza说。
  而沙特利用这一条件,在过去数十年间操纵原油市场以满足其自身利益需要,成为世界原油市场最大的获利者之一。但因为石油开采具有衰减周期,需要不断新开油井以维持产量,有分析人士认为沙特国内的资源并不能支撑该国持续保持高产。
  同时,世界环境的变化也需要沙特重新调整其能源销售策略。作为此前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美国,通过页岩油气技术革命实现了其国内原油产量猛增,并影响了国际油价的恢复。
  从新兴市场情况来看,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原油需求国,中国成为了沙特市场扩张的重要对象。早在2009年,沙特阿美就参股了中石化的福建石化项目,并且与中石化进行了从上游开采、中游炼化和下游销售的全方位合作。
  除此之外,由中石油投建的云南石化,作为中缅原油管道的末端炼油厂,目前正在进入最后的试验阶段。而中缅管道所要输送的就是从皎漂港至昆明的,一年近1000万吨的沙特进口原油。这一管道使得原油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是中国西南重要的战略能源通道。
  “目前与沙特方面的合作还在商谈中,沙特方面还没有开始向云南石化供油,一旦最终协议达成,云南石化的炼油能力可以完全对接沙特进口原油,并全部消化。”云南石化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今年6月,沙特基础工业、沙特阿美与中东海湾投资集团香港华通投资集团与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唐山曹妃甸区正式签约中东海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总投资60亿美元,炼油规模为1500万吨/年,如无意外,该项目的原油供给也将由沙特提供。
  抱紧世界原油第一大消费国的“大腿”,可能是沙特目前最为现实的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 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