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专家视角:我国“煤改气”若干重要问题再讨论
专家视角:我国“煤改气”若干重要问题再讨论 2017-05-02 11:01:55

摘要:在散煤利用领域推行天然气替代既必要又紧迫。近期,天然气和煤炭比价有所缓和,加之环保政策保驾护航,“煤改气”形势好转。

  在散煤利用领域推行天然气替代既必要又紧迫。近期,天然气和煤炭比价有所缓和,加之环保政策保驾护航,“煤改气”形势好转。然而,气价仍是“煤改气”用户的核心关切。加强区域输配价格监管、推动终端用气价格合理化应成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点。相较于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强行推进的“煤改气”,由市场内生驱动的能源替代才会走得更加稳健、持久。

  作为改善我国大气质量的重要举措,“煤改气”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近年来,关于“煤改气”必要性的问题众说纷纭,甚至有人提出“煤改气”不仅不能解决空气污染,甚至会加重雾霾,事实究竟如何?此外,受“经济性”问题困扰,我国多数地区“煤改气”的推进依赖环保政策,市场内生动力不强,而近期市场情况似乎有所改变。就相关问题,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煤改气”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的作用毋庸置疑。众所周知,工业、供暖领域的散烧煤是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散烧1吨燃煤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电厂等大型锅炉处理后的10倍以上,且小型燃煤锅炉布局分散,治理和监管难度更大。
  那么以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减排效果如何呢?根据2014年国家新修订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燃气锅炉在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四项指标的排放限值较新建燃煤锅炉分别低60%、83%、33%及100%。实际监测数据也表明,“煤改气”后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分别减少90%、90%和20%以上,对减少重污染天气、降低PM2.5平均浓度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以能效更高、利用方式更清洁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替代散烧锅炉,则节能减排的优势将更显著。更为重要的是,煤炭的弊端不仅在终端利用环节,其在开采、运输环节也会对水资源、大气环境、人体健康、生态等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这是煤炭利用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也是为什么英美等发达国家纷纷选择“弃煤用气”能源发展道路的现实原因。当然,天然气燃烧产生氮氧化物的问题也应正视,根据典型地区的实践,对燃气锅炉实施低氮改造完全可以实现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
  北京是积极践行以气代煤的典型城市,当前天然气占北京能源消费总量比例已达到28%。那么近几年北京市空气改善效果如何呢?2016年,北京PM2.5浓度为72.5微克/立方米,2013年以来浓度年均下降幅度6.8%,其中2016年较上年浓度下降9.9%,优良天数比例提升3.1%。此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均有明显改善,与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约在30%。正如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今年1月所公开表示的,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我们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并不慢,我国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方向和举措正确。
  其次,“煤改气”的核心问题仍在经济性,近期已显著改善。按照江苏典型城市工业气价约2.7元/立方米至2.8元/立方米(煤改气优惠气价),煤炭价格约600元/吨计算,等热值气煤比价约为2.6。即使考虑燃气锅炉效率较燃煤锅炉高出约30%,企业使用燃气锅炉的燃料成本较燃煤锅炉仍要大幅上涨约70%。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传统制造业如玻璃、陶瓷、纺织业等均面临产能过剩、利润水平大幅缩减的境况,企业对燃料成本更为敏感,部分企业不得已竟重新改用燃煤锅炉。居民采暖“煤改气”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以华北地区农村家庭为例,单户用煤量3.5吨/采暖季,按照煤价600元/吨计算,冬季采暖燃煤成本约2100元。若改为燃气壁挂炉采暖,按照用气量1300立方米/采暖季,气价2.5元/立方米计算,采暖燃料成本约3200元。即使不考虑设备采购成本,单户居民每年燃料成本将上涨超过1000元。
  然而市场并非一成不变。事实上,随着2015年年底天然气门站价格下调,2016年下半年一轮煤炭价格大幅回升,气煤比价关系已悄然改善。今年1月至4月,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均价为595元/吨,较去年全年均价460元/吨涨幅29.3%,等热值气煤比价(上海门站价格/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约为2.3,而这一比价在2015年、2016年曾长期盘踞在3.5以上,甚至一度超过4.5。
  气煤比价的缓和令不少企业坚定了开展“煤改气”的决心。今年1月,在中国西部瓷都四川夹江,有58家陶瓷企业与当地燃气公司签订了恢复用气协议。要知道在过去几年,受经济利益驱动,该地区的陶瓷企业几乎全部由燃烧天然气改为水煤气。这一轮“煤改气”,一方面是政府环保政策的强制要求,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天然气与煤炭间巨大的经济利益鸿沟已显著缩小。这场由政策和市场之手共同推动的清洁能源逆袭之战令人欣喜。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天然气消费量6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高于去年全年增速,且4月、5月有望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扭转去年二季度低迷的市场形势。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内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另一方面也是“煤改气”效果显现。
  再次,除环保优势外,“煤改气”仍有诸多附加效益。笔者曾实地探访江苏一家实施“煤改气”的电缆企业,虽然“煤改气”后燃料成本上涨,但整个厂区环境焕然一新,而且在占地、人工费用、排污费用、锅炉维修、电费支出等方面节约成本76万元/年。对于一些燃料消耗量较小的企业,“煤改气”后非燃料成本节约甚至可以抵消燃料成本上涨。部分企业只听闻燃料成本上涨便望而却步,实际应算算明细账。
  综合分析,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在散煤利用领域推行天然气替代既必要又紧迫。近期,气煤比价有所缓和,加之环保政策保驾护航,“煤改气”形势好转。然而天然气价格仍是“煤改气”用户的核心关切。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这对于理顺我国天然气终端价格具有积极的意义,浙江、广东、江西、上海等地已不同程度下调区域输配价格。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地区输配价格不合理、供气层级较多且层层加价的现象仍较显著,非居民气价整体仍有下行空间。笔者认为,加强区域输配价格监管、推动终端用气价格合理化应成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毕竟,相较于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强行推进的“煤改气”,由市场内生驱动的能源替代才会走得更加稳健、持久。(中国石油中心新闻网  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