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爆炸事故后,全国上报上千家需搬迁改造的化工企业,涉及搬迁费用大约4000亿元。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昨天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对外公布说,“天津爆炸事故后,全国上报上千家需搬迁改造的化工企业,涉及搬迁费用大约4000亿元。”这意味着,新一轮涉化企业“大手术”将从外迁转移开始“动刀”。
企业外迁是必然选择
这次搬迁改造涉及的上千家化工企业主要聚集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重光看来,天津爆炸事故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从城市功能定位和长远发展来看,这一次化工企业的“规模搬迁”势在必行,但如果外迁仅仅是将现有生产装置进行空间位移和简单复制,那么这种搬迁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杨重光:搬迁是一个方法,但是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都应该考虑。
搬迁不能简单位移
落后装置不论搬到何处都还会污染环境,未消除的安全隐患不论搬到哪里都还是潜在威胁,杨重光提醒“企业外迁”必须深思熟虑,不能草率“迁移”,更不能随意“落地”:
杨重光:要考虑被接受地的承受能力,不是你想搬就搬,企业的形成,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对当地的整体环境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光是资金的问题,还有人员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社会的问题,都应该全面考虑。
4000亿元搬迁费从哪来?
据测算,这一次大规模化工企业搬迁涉及搬迁大约有4000亿元。4000亿元如何筹措?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分析,通过级差地租,退二进三解决一部分,地方政府、企业解决一部分,中央政府也给一点必要的支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给一点必要的支持,推动搬迁改造彻底解决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减少排放。”
企业要转变心态
除了资金问题,企业外迁还将面临人员安置等方面更多具体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谈到,外迁是化工产业升级的最好路径,抱定走出去战略,才能赢得长久的发展。
李佐军:在执行中要先有规划,在规划的引领之下要坚定不移地往前做,不要因为遇到暂时的麻烦终止这样一个行为或者改变方向,也要讲究策略和技巧,要对受损的一方做出合理安置补偿,减少搬迁的障碍。(中国广播网)